福州市行政(市民)服务中心管委会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
时间:2022-12-28 16:41

  2022年度,我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群众目标,加快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法制化建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一、工作举措及成效

  2022年度,我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群众目标,加快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法制化建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一)提升行政审批服务法治化水平

  依照《福州市行政服务条例》,进一步规范我市政务服务场所的建设与管理,重点围绕行政服务申请与办理、服务场所建设、信息化数据化建设、制度化标准化建设、服务队伍建设、政务服务考核与监督工作等方面,不断提高全市行政审批服务效能,抓好行政审批服务法治工作建设,在保障申请人合法权利的同时实现政务服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二)实现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管理

  1.开展事项颗粒化、要素标准化工作。完成市直部门2000余个事项在政务服务事项名称、颗粒度、基本编码、实施编码、事项类型、设立依据、申请材料、办事流程、业务流程、事项办理深度、承诺时限、表单格式、审查要点、办理条件、收费项目等15个方面对标省级“五级十五同”事项标准规范统一,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杜绝任何形式的变相审批或许可环节,实现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清单化、标准化管理。

  2.规范工程建设项目中介服务网上交易。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中介服务,做好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及办事指南标准化、规范化梳理,按照“零门槛进驻”和“应进必进”要求,积极推进各类中介机构入驻中介服务网上交易平台,政府投资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涉及的中介服务成果作为审批前置申请材料的,各级审批部门可通过市工改系统共享获取成果,不再由建设单位另行提交。

  (三)推动行政审批服务规范化改革

  1. 夯实基层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持续推动各县(市)区、高新区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居(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的标准化建设工作,推动乡镇(街道)站所服务事项和审批人员进驻便民服务中心,全面部署应用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和“好差评”评价服务。全市173个乡镇(街道)已累计通过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大厅发布“五级十五同”标准化事项和乡镇(街道)自有事项共计26545项,除公安事项(由派出所承接)和部分区县部门派出机构事项外基本入驻便民服务中心。除涉密事项外,所有乡镇(街道)、村居(社区)便民服务事项均统一使用“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和“福州市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完成业务的预审、受理、审批,未使用系统办理的非标准化事项统一纳入“福州市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对外提供办事服务。积极推动政务服务下沉村居(社区),全市2665个村居(社区)采取共建服务代办点、设置收件驿站、实行预约上门代办等方式,有所区别开展村居(社区)政务服务建设工作,目前已设置2458个村居(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或服务驿站。

  2.规范综合窗口设置。为打造“只进一扇门、只入一扇窗”政务服务,我委持续优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机制,进一步完善“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改革工作,在市、县两级政务服务大厅统一整合设置企业开办类、社会事务类、经营管理类、通关贸易类和投资建设类等5类综合窗口,实现80%以上的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受理”。

  3.规范中介服务事项。我委联合福州市审改办,进一步组织市直各中介事项行业主管单位对我市行政审批涉及的中介服务事项进行了全面梳理规范,逐项审查我市行政审批涉及中介服务事项的法律依据和清理意见,形成《福州市行政审批涉及的中介服务事项清单(2021年版)》并公开发布,共梳理17家部门(系统)的中介服务事项155项,其中作为办理行政审批条件(法定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的86项,实现市场化服务的69项。

  4. 健全完善“好差评”制度体系。依托全市统一的政务服务评价管理系统,以“一事一评”为原则,全市各类统建线上线下办事渠道、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对接福建省“好差评”管理系统,实现评价标准统一和多渠道评价,为办事群众提供评价器评价、二维码扫码评价、掌上办事评价、自助终端评价、短信评价等多种评价渠道,基本实现“好差评”评价服务在市市民服务中心和各办事分中心全覆盖。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月度通报工作机制,将评价评价数据审核情况和差评业务整改情况纳入窗口评优评先细则和年度绩效考核,形成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体系。全市实现政务服务“好差评”以来,整体满意率达到99.99%。

  (四)促进行政审批服务高效化运行

  1.实现政务服务“两厅合一”。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市行政服务中心改革提升的重要部署,推动市行政服务中心与市民服务中心整合提升,于2022年9月19日顺利完成两个中心整合,并挂牌福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成为全省首家揭牌的地市级政务服务中心,市级所有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均在政务服务中心“一站式”办理,实现业务办理“只进一扇门”。

  2.持续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水平。通过减环节、减时限、减材料、减跑腿,进一步精简申请材料,优化审批流程,规范审批特殊环节,不断优化网上政务服务指标,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水平。在减时间方面,进一步压缩事项承诺办理时限,市直行政许可事项平均缩短时限比例达90.59%,市直行政许可事项即办率达69.24%。在减跑动方面,综合运用“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和“榕证通”双向免费快递服务成果,综合施策提升网上办事比例,实现办事跑腿次数减少。市直行政许可事项“一趟不用跑”事项占比达97.86%。在网办深度方面,按照“应进必进”要求,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全面进驻“省网上办事大厅”,99.78%的事项已达到三星级及以上办理,实现网上申请、网上预审、网上办理;92.97%的行政许可事项实现“全程网办”。

  3.完善政务服务“旗舰店”。结合“疫情防控”“适老助残”“优化营商环境”“智慧办”“工程建设联办”等福州特色审批服务,在“省网上办事大厅”上线福州市政务服务舰店,为办事群众提供统一入口和各类场景式、主题式专项服务,设置了跨省通办、综合受理、一件事、工程建设审批、中介服务网等快捷入口,以及智能审批、自助服务、就近办事、台胞台企等特色服务,推动服务从“一网可办”向“一网好办”提升,为申请人提供便捷高效的网上办事服务。

  4. 推动一事一办“打包办”。在全省率先推出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打包办”服务,通过联合受理的方式,一次性收取办理“一件事”涉及事项的所有材料,同时办理多个事项,大幅度减少办好“一件事”的人力、时间成本。目前共推出118组“打包办”事项,其中,新设企业、投资置业等企业全生命周期事项104组,新生儿出生、就业、退休等个人全生命周期事项14组。同时,设立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区,推进企业登记、“五险一金”登记、发票申领窗口“一条龙”办理,提供企业开户、注销及变更等9项套餐服务及“零延时、零费用”刻章服务。

  5. 加速政务服务“智慧化”。一是打造全天在线智能大厅。对原有的24小时自助服务区提升改造,建成福州市智慧政务大厅,设置政务指挥中心、自助申报专区、智慧政务专区,打造数字化、智慧化、无人化的24小时不打烊智慧政务大厅,推动政务服务由传统大厅“集成化”模式向零人工“智慧化”模式转型升级。二是积极推广“秒批秒报”应用。通过数据查询核验、文本识别比对、图像识别、语义理解识别等技术手段,实现行政审批服务受理、审查、办结全过程的智能化判定,率先在全省推出30项“秒批”服务、7项“秒报”服务、5项“智能辅助审批”服务,创新了“受理零人工、审查零人工、领证零上门”智慧化办理模式。三是建设全域指挥“政务智脑”。依托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政务大数据分析平台和“政务智脑”平台,融合政务概览、政务效能、政务创新、数字政务四大主题模块,在智慧政务大厅建设了政务服务“一屏通览、一键调度、一体联动、一网统管”的政务指挥中心。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网上办事体验感不强。网上申请流程要求信息化程度高,对于信息化程度低的中老年群众,网上申报方式存在困难。省网上办事大厅系统不够稳定,偶尔会出现卡顿、省市数据传输存在数据丢包等情况,影响申请人办理。

  2.数据供应与共享需求匹配难。依托省、市数据汇聚平台,目前已实现了小部分数据的共享应用,但由于工商、交通、建设、五险一金等高频业务仍然在各部门国家统建或省建的自建系统中办理,系统间的事项标准不统一,每新增一批数字化办事应用往往需要协调省、市有关部门开放新的数据资源,开发数据接口,数据互通、高效协同的实现难度较大。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2023年度,我委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和省、市法治政府建设要求,加快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法制化建设,坚持深化“放管服”改革,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和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目标,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水平。

  1.进一步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水平。继续推行“网上办、掌上办”,加快打通信息数据壁垒,推进电子证照等政务服务数据共享,提升全流程网办事项比例。运用大数据精准分析和评估审批服务办件情况,有针对性地改进办理流程,让办事更快捷、服务更优质,提高网上办事精细化水平。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平台体系,根据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信用平台、电子证照库、可信电子文件库、政务数据共享交换等技术平台联合运行情况,进一步优化运行流程,完善线上线下政务服务技术支撑体系。

  2.持续深化“智慧办”服务。拓展智能“秒批”服务和“秒报”服务和智能辅助审批应用,进一步优化“秒批”、“秒报”申报端服务体验,重点提升电子表单、OCR识别、证件照处理、语义识别、人脸识别、活体检测、电子签章、电子签名等配套应用建设,完善全市“智慧办”支撑服务平台和规则引擎,实现审查规则动态管理和“智慧办”能力对外输出。

  3.创新拓展云上交互应用。在人工智能客服基础上扩展远程视频咨询服务系统,线上线下同步衔接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实现自助申报和远程视频咨询服务同步进行。申请人可通过视频咨询通道连线至咨询窗口综合咨询人员,发起远程视频咨询辅助服务,了解申报事项的注意事项及自助终端操作,实现在家中、在公司、在自助大厅也能获取到与线下窗口同等体验的咨询交互服务,“足不出户”即可畅享政务服务。

来源:行政服务中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