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2022年法治建设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时间:2023-03-01 11:00

2022年度,我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群众目标,加快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法制化建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法治建设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一、学习宣传研究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

1.开展专题研讨。制定年度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点学习内容,开展常态化学习。2022年已累计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十二次,全面系统地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福州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宪法》《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文件精神、重要讲话内容。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法治政府建设以及政务服务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2.开展集中学习。中心机关党委每月制定支部理论学习计划,要求机关各支部以集中学习、个人学习等方式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让全体党员干部深入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同时严格按照要求定期对支部学习情况进行检查。

3.定期开展法治专题讲座、培训。邀请公职律师每年为领导班子成员开展至少两次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讲座。及时组织我委事业单位副科及以上领导参加并完成2022年度全市国家工作人员统一学法考试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试。已部署完成档案管理法、保密法、宪法、民法典等相关法律讲座、法制培训。

二、落实《中共福州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2年工作要点》

1. 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通过减环节、减时限、减材料、减跑腿,进一步精简申请材料,优化审批流程,规范审批特殊环节,不断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水平。减时间方面,在省级规定事项承诺时限压缩至50%,市级规定压缩至30%的基础上,进一步压缩事项承诺办理时限,市直行政许可事项平均缩短时限比例达90.59%,市直行政许可事项即办率达69.24%;减跑动方面,综合运用“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和“榕证通”双向免费快递服务成果,综合施策提升网上办事比例,实现办事跑腿次数减少。市直行政许可事项“一趟不用跑”事项占比达97.86%。

2. 推进“全流程网办”深度。按照“应进必进”要求,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全面进驻“省网上办事大厅”,99.78%的事项已达到三星级及以上办理,实现网上申请、网上预审、网上办理,92.97%的行政许可事项实现“全程网办”。结合“疫情防控”“适老助残”“优化营商环境”“智慧办”“工程建设联办”等福州特色审批服务,在“省网上办事大厅”上线福州市政务服务舰店,为办事群众提供统一入口和各类场景式、主题式专项服务,设置了跨省通办、综合受理、一件事、工程建设审批、中介服务网等快捷入口,以及智能审批、自助服务、就近办事、台胞台企等特色服务,推动服务从“一网可办”向“一网好办”提升,为申请人提供便捷高效的网上办事服务。

3. 积极推广“智慧办”应用。依托国家、省级开放的数据共享接口,积极打通工商、公安、医保、人社等专项数据服务共享通道,通过数据查询核验、文本识别比对、图像识别、语义理解识别等技术手段,自动校验审批环节中的审查细则,快速生成智能化审查结果,实现行政审批服务受理、审查、办结全过程的智能化判定,率先在全省推出30项“秒批”服务、7项“秒报”服务、5项“智能辅助审批”服务,创新了“受理零人工、审查零人工、领证零上门”智慧化办理模式。

三、落实我市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

1.开启“八五”普法工作。根据我市法治建设规划,结合我委工作实际,制定中心“八五”普法实施方案。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清单,完成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主要内容的系统内普法;同时,结合重要时间节点积极开展深入基层服务一线的相关普法活动。比如,2022年5月在原市行政服务中心大厅结合民法典颁布日,为群众普及《民法典》《宪法》知识;6月在仓山区对湖街道办事处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居民提供公证处、不动产登记、医保、社保服务、公积金等服务;7月在汤边社区参与“点亮法治底色 绘就平安画卷”专题宣传活动,为社区居民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信访条例》《扫黑除恶应知应会》等法律知识。

2. 健全“好差评”制度体系。依托全市统一的政务服务评价管理系统,以“一事一评”为原则,全市各类统建线上线下办事渠道、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对接福建省“好差评”管理系统,实现评价标准统一和多渠道评价,为办事群众提供评价器评价、二维码扫码评价、掌上办事评价、自助终端评价、短信评价等多种评价渠道,基本实现“好差评”评价服务在市市民服务中心和各办事分中心全覆盖。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月度通报工作机制,将评价评价数据审核情况和差评业务整改情况纳入窗口评优评先细则和年度绩效考核,形成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体系。全市实现政务服务“好差评”以来,整体满意率达到99.99%。

3.规范工程建设项目中介服务网上交易。进一步规范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中介服务,做好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及办事指南标准化、规范化梳理。按照“零门槛进驻”和“应进必进”要求,积极推进各类中介机构入驻中介服务网上交易平台,政府投资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涉及的中介服务成果作为审批前置申请材料的,各级审批部门可通过市工改系统共享获取成果,不再由建设单位另行提交。

四、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县法治建设的意见》

持续推动各县(市)区、高新区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居(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的标准化建设工作,推动乡镇(街道)站所服务事项和审批人员进驻便民服务中心,全面部署应用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和“好差评”评价服务。全市173个乡镇(街道)已累计通过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大厅发布“五级十五同”标准化事项和乡镇(街道)自有事项共计26545项,除公安事项(由派出所承接)和部分区县部门派出机构事项外基本入驻便民服务中心。除涉密事项外,所有乡镇(街道)、村居(社区)便民服务事项均统一使用“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和“福州市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完成业务的预审、受理、审批,未使用系统办理的非标准化事项统一纳入“福州市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对外提供办事服务。积极推动政务服务下沉村居(社区),全市2665个村居(社区)采取共建服务代办点、设置收件驿站、实行预约上门代办等方式,有所区别开展村居(社区)政务服务建设工作,目前已设置2458个村居(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或服务驿站。

五、法治政府建设督查反馈意见整改提升情况

(一)完善法治建设推进工作机制。持续深入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严格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考核工作。

整改情况:一是开展公职律师工作情况摸底。对本单位聘请的公职律师部门人员、编制情况及本单位具有司法部颁发的律师资格证或法律职业资格证,未申请执业的人员情况进行摸底排查,更新完善《福州市行政(市民)服务中心公职律师名单》;二是严格按照规定落实公职律师管理。细化深化公职律师参与行政决策审核工作机制,健全完善《福州市行政(市民)服务中心管委会公职律师工作制度》和《福州市行政(市民)服务中心管委会法律顾问工作制度》。

(二)加强政府职能体系建设。

1.针对“各县(市、区)政务服务便利性发展不一致,跨域通办工作推进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有些便民利民举措的存在工作人员不熟悉、办事群众不知晓的情况。证明事项清理、优化审批服务工作仍有提升空间”的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搭建福州市统一政务服务平台。通过福州窗微信公众号的政务服务统一预约平台实现全市政务服务资源灵活调度;升级优化福州市智慧政务大厅,实现监控实时监督全市市、县两级政务服务大厅的服务动态及政务效能数据,指挥调度全市政务服务资源,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量。二是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化、标准化管理。开展服务事项颗粒化、要素标准化工作,完成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名称、颗粒度、设立依据等15个方面规范统一。三是加强窗口服务培训。通过季度考核、定期抽查、每日督查等方式,提升窗口工作人员的工作熟悉度、熟练度,确保前台工作人员面对通办需求作出有效引导和办理。四是加强政务服务宣传工作。通过福州窗微信公众号、市政务服务中心官网等宣传平台,以“帮帮问答”“政策解读”等方式宣传便民利民举措。

2.针对“有些县(市、区)行政服务中心对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业务不熟,未提供办事指南”的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将告知承诺制落实情况纳入窗口每月考评。严格督查对告知承诺制落实不到位的窗口(单位)。二是强化岗前培训。将告知承诺业务制作为重点内容纳入窗口工作人员入职培训,确保告知承诺制业务落实到位。

3.针对“‘一件事打包办’套餐办理数量较少,群众知晓度底,窗口工作人员引导不积极,群众办理套餐内事项仍需跑多趟”的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增加套餐办理数量。依托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福州旗舰店,目前已累计推出新设企业、投资置业、经营变更以及市场退出等阶段涉企套餐86组和出生、就业、结婚、置业、就医、退休等阶段个人套餐14组。二是加强“打包办”宣传引导。通过政务大厅广告机、省网上办事大厅专题页面等方式,展示“一件事”套餐办事指南,一次性告知套餐办理的须知要点,提高“一件事打包办”知晓率、应用率。

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网上办事体验感不强。一是网上申请流程要求信息化程度高。首先需绑定身份证、银行卡、人脸识别等信息实现身份认证,其次需确认、填写申请有关信息,最后上传电子材料、扫描图片,才能完成申报。该流程对于信息化程度低的中老年群众,网上申报方式存在困难。二是省网上办事大厅系统不够稳定,偶尔会出现卡顿、省市数据传输存在数据丢包等情况,影响申请人办理,且部分功能设置较为死板,无法灵活在线修改,预审不通过后申请人需要重新报件。三是此外较多申请人是首次办理业务,对于申请材料及条件并不清楚,相比熟读办事指南,更倾向于与窗口面对面确认所有申请信息,增加了办事跑腿次数。

2.数据供应与共享需求匹配难。依托省、市数据汇聚平台,目前已实现了小部分数据的共享应用,但由于工商、交通、建设、五险一金等高频业务仍然在各部门国家统建或省建的自建系统中办理,系统间的事项标准不统一,每新增一批数字化办事应用往往需要协调省、市有关部门开放新的数据资源,开发数据接口,数据互通、高效协同的实现难度较大。

3.“跨省通办”单点互通成本高。目前各省、地市主要采取点对点方式进行“跨省通办”合作,此类模式对业务系统、网络环境、事项标准的统一和数据资源要求较高,随着通办范围的扩大,导致协调成本不断累加。

4.大容量文件无法实现“全程电子化”共享。福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已实现与省、市工程建设项目领域的多套系统完成数据对接,但项目类相关大容量文件如图纸文件、可研文本、各类中介评估文件等电子文件的共享,对数据存储量、服务器处理能力、网络带宽要求较高,通过省、市数据共享交换通道进行数据共享难度较大,而且重复在多套系统中传输拷贝物理文件,占用较大的云平台资源,难以支撑工程类事项的“全程无纸化”。

七、下一步工作安排

2023年度,我委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和省、市法治政府建设要求,加快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法制化建设,坚持深化“放管服”改革,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和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目标,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水平。

1.进一步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水平。继续推行“网上办、掌上办”,加快打通信息数据壁垒,推进电子证照等政务服务数据共享,提升全流程网办事项比例。运用大数据精准分析和评估审批服务办件情况,有针对性地改进办理流程,让办事更快捷、服务更优质,提高网上办事精细化水平。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平台体系,根据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信用平台、电子证照库、可信电子文件库、政务数据共享交换等技术平台联合运行情况,进一步优化运行流程,完善线上线下政务服务技术支撑体系。

2.持续深化“智慧办”服务。拓展智能“秒批”服务和“秒报”服务和智能辅助审批应用,进一步优化“秒批”、“秒报”申报端服务体验,重点提升电子表单、OCR识别、证件照处理、语义识别、人脸识别、活体检测、电子签章、电子签名等配套应用建设,建成全市“智慧办”支撑服务平台和规则引擎,实现审查规则动态管理和“智慧办”能力对外输出。

3.创新拓展云上交互应用。在人工智能客服基础上扩展远程视频咨询服务系统,线上线下同步衔接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实现自助申报和远程视频咨询服务同步进行。申请人可通过视频咨询通道连线至咨询窗口综合咨询人员,发起远程视频咨询辅助服务,了解申报事项的注意事项及自助终端操作,实现在家中、在公司、在自助大厅也能获取到与线下窗口同等体验的咨询交互服务,“足不出户”即可畅享政务服务。

福州市行政(市民)服务中心管委会

2023年1月3日    

来源:行政服务中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