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行政(市民)服务中心 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工作总结
时间:2021-03-05 15:18

  

  2020年度,按照法治政府建设要求,市行政(市民)服务中心围绕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群众目标,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政务服务改革取得较好成效,具体工作开展如下:

  一、工作举措及成效

  (一)推进“马上办”。为减少企业群众办事跑腿次数,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推动简单事项实现“一审一核、即审即办”,行政审批服务“即办件”事项数总体占比41.5%,复杂事项推行行政审批服务告知承诺制,全市32个部门的259个事项实施告知承诺服务,2020年市本级行政审批服务告知承诺办理357件。

  (二)鼓励“网上办”。全市企业、市民可通过“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闽政通”APP、“福州窗”微信公众号、“e福州”APP提交网上办事申请,审批服务部门在后台开展网上预审、网上审批,减少办事跑腿。2020年,受理各类网上申请313万余件。

  (三)推进“就近办”。以“e福州”自助服务终端为抓手,为最大程度方便群众就近办事需求,逐步形成“一端办事”的便民服务模式,推动户政业务、交通罚没、市民卡办理、公积金提取、医社保登记、不动产登记等高频事项的自助办理。目前,已在市区各政务大厅、商超、便利店、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部署“e福州”自助服务终端230台,上线13个107个自助办理事项。2020年,平台上线后“e福州”自助服务终端已累计提供“自助办”服务近70万余次。

  (四)深化“一次办”。在全省率先制定“最多跑一趟”服务标准,市级“最多跑一趟”事项2296个,占比97.86%,其中,“一趟不用跑”事项占比71.69%。推出“榕证通”双向免费快递服务,即:申请人通过“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提交申请,选择双向快递服务,即可享受双向免费快递服务,免费邮寄送达审批结果、快递上门收取材料、寄送材料邮资到付,支撑企业、群众办事“一趟不用跑”。2020年通过快递服务累计办理业务3.8万件。

  (五)推广“自助办”。以“e福州”APP为基础,逐步打通公安户籍办理、交通处罚、市民卡办理、公积金提取、医社保登记、不动产登记等民生类事项的掌上办事通道,在“e福州”APP上线高频服务事项97项,2020年“e福州”APP掌上办事服务事项使用量达到540万余次。探索智能审批服务应用,2020年4月份在全省率先施行行政服务事项智能“秒批”,首批6个事项上线,事项全流程办理从原来的两三个小时压缩到只要五六分钟,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提速。智能“秒批”减少人工审核的介入,通过数据“跑路”,来实现行政审批服务再次提速。目前,已上线3批次26个“秒批”服务事项。

  (六)建立健全“好差评”工作机制。系统对接方面,推动各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自建网上办事页面、自建业务办理系统、移动办事端、自助服务终端对接福建省“好差评”管理平台,统一购置并安装评价器,保障各入驻单位实现窗口办事“好差评”,为办事群众提供评价器、短信、二维码等多种评价方式。制度建设方面,面向各级行政服务中心入驻单位(窗口)和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印发实施《福州市政务服务“好差评”实施细则(试行)》,规范评价数据的产生、审核、整改、公开、回访、应用、考核等环节的处置流程和标准。评价数据的公开与应用方面,通过省网上办事大厅、“福州窗”微信公众号实时公开各入驻单位服务事项办理情况和办事指南的评价数据,通过政务服务大厅数据监测大屏面向大厅办事群众直播各个办事窗口的实时评价等级,将评价评价数据审核情况和差评业务整改情况纳入窗口评优评先细则和年度绩效考核,督促部门提高群众办事评价的反馈和处理时效。2020年,全市服务满意率达到99.99%。

  二、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网上办事服务体验方面问题。省网上办事大厅办事体验与线下办事仍有一定差距,事前在线辅导、智能引导,事中材料补齐补正、智能问询等交互性功能不够健全,支持全流程网办的事项不够多,并且存在大量链接跳转的事项,造成网上办事体验不一,部分企业和群众申请仍倾向于在窗口办理业务。此外,市本级“e福州”APP缺少法人用户体系,影响智能“秒批”、授权办事、扫码亮证等政务服务移动端创新应用的推广。

  (二)政务服务数据共享方面问题

  1.政务数据汇聚共享程度不高。目前,大部分高频事项均在部门自建系统中办理,因当前还存在部分省级业务系统对接速度进展缓慢的情况,且部分以接口方式共享数据无法满足审批业务办理需求,暂不能有效解决窗口“二次录入”及部门间数据共享复用的问题。

  2.已汇聚政务数据无法达到实时业务协同的要求。在已汇聚政务数据资源的应用方面,大部分回流数据都为静态非实时的结果数据,未能达到系统间实时的业务协同办理,造成通过“一窗受理”的申请材料不能及时传送至省级自建系统办理并返回办理结果。

  3.大容量文件无法实现“全程电子化”共享。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已实现与省、市工程建设项目领域的多套系统完成数据对接,但项目类相关大容量文件如图纸文件、可研文本、各类中介评估文件等,对数据存储量、服务器处理能力、网络带宽要求较高,通过省、市数据共享交换通道进行数据共享难度较大,而且重复在多套系统中传输拷贝物理文件,占用较大的云平台资源,难以支撑工程类事项的“全程无纸化”。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创新政务联盟“异地办”。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跨省通办”部署要求,推进政务服务“异地受理、异地办理”,实现同一事项在不同地域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再梳理推出一批高频服务事项实现本市范围内跨层级、跨县区通办,年内实现与渭南市、定西市“跨省通办”,与莆田、宁德、南平等闽东北协同发展区“跨市通办”,便利企业、群众异地办事。

  (二)深化“智慧审批”服务。拓展智能“秒批”服务,上线新一批“秒批”服务事项。推出“秒报”服务,即申请人在填报表单和上传材料时,可由系统调取数据自动填充表单信息、自动推送电子材料,实现办事信息少填或不填、申请材料少交或不交,提升报件效率。建设“辅助审批”系统,自动核验申请人身份、办理资质等基础性申请条件,由审批人员比对各项智能判定结果,修正偏离的审查项,即可快速完成审批过程,提升服务效能。

  (三)开展“一网通办”升级行动。加快推进我市政务服务系统与省级总系统对接,使办件信息推送并回流至我市政务服务系统,推动解决窗口“二次录入”及数据共享应用问题。建立我市可信电子文件的互认共享机制,从立法层面推动可信电子文件的法律效力和实施力,从操作层面加强可信电子文件(含电子证照)的电子签章和电子签名的实用性,以及补足各方可信电子文件库和电子信息库的完整度。

来源:{{el}}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