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0年工作总结
2020年以来,市行政(市民)服务中心管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落实“六稳”工作、“六保”任务,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大力推进政务服务“马上办、网上办、智慧办、打包办、自助办”,高效服务企业复工复产。福州市网上政务服务能力位列全国32个重点城市第9位。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营商环境再优化
一是提升“马上办”。通过简政放权、优化流程,大幅提高审批效率。目前,所有入驻市行政(市民)服务中心事项平均办理承诺时限压缩至法定时限的20%以内,位列全国第一;政务服务“即办件”事项占比,位列全国第二;在线服务成效度指数,位列全国第二。深化“最多跑一趟”改革,市级“最多跑一趟”事项占比达97.86%;其中,“一趟不用跑”事项占比达71.69%,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全面推行“榕证通”免费快递服务,群众办事均可享受全国双向免费快递。
二是推行“网上办”。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97.47%的事项达到省网上办事大厅三星级以上(含三星级)标准,实现在线预审、在线办理。今年以来,市本级累计受理业务401万件,其中,通过线上渠道申报222万件,网上申报率达55.36%,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推行行政审批全流程电子证照应用,凡是电子证照库中存储的电子证照,企业无需再递交纸质材料,只需在线提交电子证照就能完成认证。目前,电子证照库累计归集4801类登记证照及批文。
三是实现“智慧办”。在全省率先推出行政审批智能“秒批”服务,打造“零窗口、零人工、零延时”服务模式,实现审批办理自动化、审批结果无纸化。目前,市本级26个事项实现“不见面、零人工”审批。申请材料由原来的81份减至14份,减少82.7%;事项平均实际办理时长由原来的5个小时缩短至3秒,实现办事“一趟不用跑”。今年年初疫情防控期间,随着“运输企业运输建筑垃圾备案”秒批服务事项的推出,有效解决了渣土车运输企业在工地和政务大厅来回折腾的烦恼,业务办结时间由原来的4-5个小时缩短缩至2秒钟,高效助力了企业复工复产。在全省率先推行可信数字身份在政务服务领域中应用,申请人前往行政服务中心、市民服务中心办事,可“刷码”取号办事。
四是创新“打包办”。在全省率先推出企业、个人全生命周期“打包办”主题政务服务,围绕法人和个人全生命周期每阶段的“一件事”,推行跨部门事项打包联办。目前,共推出103组“打包办”事项,其中,新设企业、投资置业、经营变更、市场退出等企业全生命周期事项89组;新生儿出生、就业、结婚、置业、就医、退休等个人全生命周期事项共14组。通过“打包办”服务改革,累计精简材料1527份,压缩审批时限2077天,减少办理环节1231个,大幅提高了办事效率。
五是推广“自助办”。开展“e福州”便民服务专项攻坚行动,打造集“掌上办、自助办、同城办”多项服务功能的“e福州”便民服务平台。今年春节期间,在全市各大商超、社区、车站、便利店、药店等人流密集场所部署“e福州”自助服务终端230台,实现户政业务、交通罚没、公积金提取、医社保登记、不动产登记等107个高频事项自助办理,其中,97个事项可同步在“e福州”APP上办理。“e福州”自助服务终端自投入使用以来,已提供各类自助办理服务30多万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
(二)规范公共资源交易,促进交易活动再减负
一是推广电子保函服务。开发福州市建设工程电子保函服务平台,在全省率先实现银行电子保函数字签章功能。投标人可通过该平台在线申请开立电子保函,解决了以往纸质保函普遍存在的办理手续繁琐、周期较长、真伪难辨等问题。截至目前,全市已应用电子保函的企业约有9224家/次,释放投标保证金约27.51亿元。
二是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大数据应用。通过对交易数据进行精细化分析,每月向建设行业监管部门报送“围串标”行为线索,形成预警排查机制;定期发布大数据分析专题报告,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进程堵点,为交易服务方揭示交易效能洼地,辅助管理者推动交易效能提升,让交易进程跑得快。
三是推行远程异地评标工作。率先在全省设区市中实现市县两级远程异地评标全覆盖,并完成全省首例跨省远程异地评标及通过省公共资源交易远程异地评标调度系统开展的工程总承包项目评标工作。截至目前,已开展112个市县两级远程异地评标项目,与南平完成2例省内跨地市远程异地评标项目,与温州完成2例跨省远程异地评标项目。
(三)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促进机关党建再提升
一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开通《新思想播报》,录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音频,每日定时在政务大厅播放,进一步提升新思想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党组书记作专题党课,邀请专家讲解全国“两会”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组织分批学习研讨《习近平在福建》《习近平在福州》等采访实录,开展“一栋楼”好故事征集、汇编、评比和演讲活动,营造新思想学习氛围。
二是深化落实党员先锋队长制。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对接联系2020年省市重点项目,深入挂钩县(市)区行政服务中心,围绕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入实地开展调查研究,听取基层和群众意见,帮助协调解决问题。同时深入开展窗口一线巡查服务,领导班子成员每周带队围绕基层党组织建设、窗口标准化建设等内容,听取意见建议,主动发现问题,督促整改提升。
三是建强夯实基层党组织。坚持以市委巡察为导向,做到未巡先改、边巡边改。建立中心机关纪委与各入驻单位机关纪委联席工作制度,定期召开联席工作座谈会,互通各单位廉洁纪律建设情况。坚持以“达标创星”活动和党支部月考评为手段,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制度,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等。坚持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为契机,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18支党员先锋队,共计200多名党员直接投入疫情防控斗争,参与共建社区和居家社区疫情防控,以及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服务。
二、2021年工作思路
2021年,市行政(市民)服务中心管委会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全市发展大局,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着力优化提升政务服务效率,为“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打好基础,为我市高质量发展超越排头兵,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有福之州、幸福之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是创新政务服务“异地办”。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跨省通办”部署要求,打破属地办理的限制,推进政务服务“异地受理、异地办理”。通过完善业务分类、办理层级、前置环节等业务要素,推动事项办理规范化运行,实现同一事项在不同地域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再梳理推出一批高频服务事项实现本市范围内跨层级、跨县区通办,年内实现与渭南市、定西市“跨省通办”,与莆田、宁德、南平等闽东北协同发展区“跨市通办”,便利企业、群众异地办事。
二是深化“智慧审批”服务。拓展智能“秒批”服务,进一步梳理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梳理并上线新一批“秒批”服务事项。推出“秒报”服务,依托网上办事大厅、自助办事终端,申请人在填报表单和上传材料时,可由系统调取数据自动填充表单信息、自动推送电子材料,实现办事信息少填或不填、申请材料少交或不交,提升报件效率。建设“辅助审批”系统,自动核验申请人身份、办理资质等基础性申请条件,由审批人员快速比对各项智能判定结果,人工修正偏离的审查项,即可快速完成审批过程,从而提升服务效能,减少办事时间。
三是持续提升“全程网办”。进一步梳理政务服务事项,除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到现场办理的事项外,按照“应上尽上”的原则,推动30%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流程网办”,提供申请受理、审查决定、颁证送达等全流程全环节网上服务。证照批文能通过数据共享查询、核验的,不再要求申请人到现场核验原件。
四是开展“一网通办”升级行动。加快推进我市政务服务系统与省级总系统对接,使政务服务办件信息推送并回流至我市政务服务系统,推动解决窗口“二次录入”及数据共享应用问题。开展我市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细化梳理工作,通过细化梳理事项名称、申请材料、办事流程、审查要点等事项要素,形成规范统一的“五级十五同”目录清单,实现我市各级办事指南标准的规范统一,达到同一事项同标准受理、无差别办理。
五是扩大“打包办”服务成效。持续推出“打包办”服务套餐,抓住企业变更、注销等常办服务事项,打通全生命周期办事链条,形成“打包办”服务闭环,并在各县(市)区全面推进“打包办”服务。建立“打包办”服务事项动态增减机制,不断改进服务套餐系统配置,实现服务套餐的随机灵活组织,年内推出涉外及港澳台人士交通出行“打包办”服务。
六是加强特殊环节监管。建设专家评审、技术审查、检测、检验、检疫等第三方评估系统,评估评审线上发起、结果线上反馈,推动审批系统与第三方评估系统实时互联,审批过程直接调用评估结果数据,探索实施远程视频勘察,将特殊环节纳入审批全流程监控。
七是推进交易服务精细管理。持续拓展市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平台覆盖范围,推动全市交通、水利、信息化工程等项目进入公共资源平台。积极推动区块链技术、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中的应用。开展省内外跨地市远程异地评标工作,打造福建省政府采购远程评标试点城市。创新推出直开式银行电子保函服务;积极探索履约担保、工程质量保证等工程项目全周期电子保函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