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行政(市民)服务中心管委会201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时间:2016-07-06 15:05

201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市行政(市民)服务中心管委会

20167月)

 

今年以来,市行政(市民)服务中心管委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这一契机,切实增强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热情,坚持以审批改革为主线,以简政放权为抓手,以优化服务为目标,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品质,努力为建设更具实力、更富活力、更有魅力的现代化新福州打造最优质、最高效、最先进的软环境。

一、“放”权到位,推动简政放权向纵深发展

落实我市第三轮简政放权,强化相关市直部门下放、取消和精简工作督查,有效承接去年底以来省下放的40项事项并纳入行政服务中心办理。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部署,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工作方便群众办事创业的通知》,扎实推进我市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大力推行办事流程简化优化和服务方式创新,坚决砍掉各类无谓的证明和繁琐的手续,努力实现“五个规范”和“四个统一”。启动第四轮简政放权,全面分析梳理市级审批事项,继续研究下放一批可以由县(市)区承接的事权,取消一批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和我市实际的审批项目,进一步优化程序,精简办事条件。

二、“管”理到位,推动中介组织向规范发展

按照国务院、省政府的部署,成立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整合工作实施方案,加快搭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库及制定公共资源交易目录,建设市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制度、市场信息共享数据库和验证互认机制、市公共资源交易数据统计分析制度等。完成公共资源交易机构整合,合并市政府采购中心、市产权交易中心、市建设工程交易管理中心、市土地矿产交易中心等4个事业单位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相关单位,组建福州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加快推进县(市)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分中心整合建设。充分利用涉及行政审批技术服务大厅平台,推进中介服务组织服务行为标准化建设,加强对入驻单位管理及业务培训,印制标准化服务指南,公布服务内容、服务规范、服务时限、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监督投诉电话等事项,规范服务流程,杜绝随意审批服务行为

三、“服”务到位,推动便民服务向优化发展

市市民服务中心新增泊车公司、福州日报社、福州市对外合作交流中心、闽通卡等单位4个单位(窗口),新增入驻事项20项,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拓展便民代办服务,将台江区洋中街道金斗社区、茶亭街道洋头口社区作为代办服务试点,推进便民服务延伸到社区,让特殊社会群体不出社区就能享受优质、便捷服务,着力“代民办事、为民解忧、让民满意”。全面梳理街道、社区便民服务事项,加快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和社区服务窗口整合建设,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登记、参保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普通护照办理等6个简单事项下放基层办理,推进社区窗口“一窗办理”、规范化服务。市民服务中心在全国首创引进福州新闻广播强档栏目“政风行风热线”直播间,从贴合市民服务中心为民服务的功能定位对节目进行全新改版,每日安排一个窗口单位负责人上线,解读民生政策、接受市民咨询、收集民生需求,实现由政务监督向政务监督和民生服务并重转变,更接地气、更贴民心,打造我市政务服务信息最权威、最迅速的发布平台。

四、“网”上运作,推动行政审批向信息化发展

抓好与省网上审批系统对接推进工作,在各县(市)区全面推开使用新网上审批系统,确保实现“数据共享、资源整合、业务协调、并联办理”,全市已有90%以上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实现网上预审或办理。加快电子证照库的建设与应用,已建成电子证照共享体系,累计配置完成证照和批文模版674类及73万多份证照电子化;已有22家市直部门的76类证照、89个办理事项上线应用网上审批系统,实现部分电子证照全流程的调用查询、共享交换和核验的闭环管理与应用。利用市民服务中心为民服务的平台,加快研发便民服务自助服务终端和应用系统,通过搭建综合性的自助政务服务平台,涵盖业务查询、预约办理、自助服务、税费缴纳、证明开具、民生服务等服务功能,布局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方便社区居民通过自助机办理相关简单事项,逐步构建实体政务大厅、网上办事大厅、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相统一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多样化服务。

来源:行政服务中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