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下午,福建成景运输有限公司经办人员陈浩在办理“运输企业运输建筑垃圾备案”事项时,通过网上办事大厅提交申请信息,借助“秒批”功能,仅5分钟就办理完成。这是福州在全省率先推出行政审批事项智能化“秒批”服务后,完成的第一单“运输企业运输建筑垃圾备案”,与以往相比提速非常明显。
之所以能大幅提速,缘于“秒批”背后的智能审批系统。疫情防控期间,为了减少企业前往人口窗口办理业务的次数,并以审批提速服务企业复工复产,福州市行政(市民)服务中心管委会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有针对性开发出智能审批系统,将企业办件量较大、与复工复产密切相关的行政审批事项纳入“秒批”范围,经办人员在网上提交材料,后台交给“机器人”审批,如需证照材料由窗口免费寄送,不仅速度大大加快,而且一趟不用跑。4月20日,该系统首批上线了“运输企业运输建筑垃圾备案”“国内船舶代理和客、货运输代理业务备案”等6个“秒批”事项。
审批权力交给了“机器人”,如何保证准确性?通过对接省统一身份认定平台、省市场监管局企业信息库及福州市可信电子文件库等平台,依托大数据资源,“秒批”在企业身份认定、申请材料核对等各个环节,均实现了智能化判断,并借此减少了企业提交的材料数量。
同时,对每一件“秒批”事项所需材料的精准设定,是实现“机器人”审批的关键。为此,福州市行政(市民)服务中心管委会对拟纳入“秒批”的每一件审批事项,都详细梳理所需材料,以此为基础,为每一件“秒批”事项用“私人订制”的原则开放数据资源,确保“秒批”过程中“机器人”的判断准确无误,从而由智能审批系统自动判定,直接给出审批结果。
提交材料减少了、审批速度加快了,“秒批”为企业提供便利化服务,直接助力复工复产。以“运输企业运输建筑垃圾备案”事项为例,随着各地大型建设项目陆续复工,需要渣土车辆运输转运建筑垃圾。根据相关规定,运输企业每一辆渣土车进驻一个新项目时,就需要办理一次“运输企业运输建筑垃圾备案”,光福建成景运输有限公司一家企业就有13辆渣土车,所以该事项属于高频事项,每天办件量约30—40件,而且此前需到人口窗口办理,不仅企业经办人员耗费时间精力,窗口工作人员也经常需要加班加点。“过去,我从企业到窗口来回的路程时间,加上办理时间,大约要3小时。现在,坐在办公室点点鼠标,5分钟就能搞定了。这样公司车辆的使用效率大大提升,有助于企业为项目建设服务。”陈浩介绍说。
据悉,为了让更多企业从“秒批”服务中受益,福州市行政(市民)服务中心管委会正在梳理更多可以纳入“秒批”的行政审批事项,计划在6月前分批推出30个“秒批”事项,以“窗口零受理、审查零人工、领证零上门”的智能化审批助力企业和项目复工复产。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