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先行融入主题教育,8月13-18日,福州市政务服务中心赴延安市举办党务干部业务培训班。
本次培训,课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有课堂学习、专题讲座又有现场教学、情景教学、亲身朗读等。全体学员聆听教授专题讲座,走进窑洞、走进当年的会场,追寻革命足迹、瞻仰红色旧址、接受红色教育、感悟峥嵘岁月,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深刻领会新时代新征程党员干部的历史责任和担当,从中汲取奋进力量。
开班授旗
开启培训教学活动
中共延安市委党校霍佳副校长出席开班仪式,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介绍了延安的光荣历史和党校基本情况。中心管委会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俞新林对此次培训提出要求,希望大家把学习培训过程变成自我提升、自我锤炼的过程,自觉把延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强化做好党建工作的责任担当,努力为打造有福之州、建设幸福之城贡献智慧和力量。
开班第一课
筑牢思想政治根基
开班第一课由延安市委党校教授、原陕西延安干部学院副院长、王家坪分院院长雷万青讲授专题党课《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进一步加深大家对新时代延安精神的理解,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现场教学 专题学习
接受革命精神洗礼
在枣园革命旧址、为人民服务讲话台、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凤凰山革命旧址、宝塔山、梁家河村史馆、知青旧居、杨家岭革命旧址、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以及西北局革命纪念馆,大家重温了老一辈革命家就在那简陋的窑洞里、简单的桌椅旁,靠着昏黄的油灯,孕育出了伟大的延安精神,也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激励全体学员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时大家拎着小马扎,在现场教学点认真倾听着党校老师们生动的专题授课。
(一)延安革命纪念馆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件件质朴的文物、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故事……生动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舍身忘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使大家深切感受到了延安时期那段惊心动魄、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
(二)王家坪革命旧址
在王家坪革命旧址现场教学中,兰岚老师为大家作了《毛泽东与毛岸英特殊的父子情》专题授课,学习了毛泽东与毛岸英父子深情的事迹,当现场讲解员讲到1990年清理毛泽东同志遗物时,发现了一个小柜子,里面装的是毛主席亲手珍藏的毛岸英的衬衣、袜子、毛巾和军帽,从毛岸英牺牲到毛主席逝世隔了26年,可以想象毛主席是在怎样的悲痛和寂寞中收藏这些衣物的。但我们最熟悉的场景是,当毛主席得知毛岸英在朝鲜战场牺牲时的消息后,他沉默了很久,说:战争嘛,总是有牺牲的……多么的催人泪下,震撼人心!让我们深刻感悟到毛主席舍小家为大家的崇高家国情怀,一代伟人良好的家风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三)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
博物馆通过平实质朴的设计语言、相对成熟的高科技手段、综合的陈列展示方法,生动再现当年2.8万余名北京知青同延安人民一起,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用青春汗水和聪明才智,战天斗地、改造山河,传播知识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历史,讴歌了他们为改变延安贫穷落后的面貌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大家通过认真倾听讲解员讲解,仔细地参观着博物馆内知青们的生活照片、实物文物、生活故事、雕像、壁画等,深刻感受那一代人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为推动社会发展所付出的艰辛。
(四)枣园革命旧址
枣园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此居住期间,继续领导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开展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的“七大”,领导全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大家跟随着讲解员的步伐,认真参观了中央书记处礼堂,走进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张闻天、彭德怀等中央领导的旧居,现场聆听了郭玉杰老师讲授的《延安窑洞里有马列主义》专题课。
参观完枣园革命旧址,大家来到了为人民服务讲话台,重温入党誓词,一起诵读《为人民服务》,该文是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一位普通战士张思德的追悼会上发表主题演讲。这篇演讲,既是一篇悼念革命战士的沉痛祭文,更是一篇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宣言。大家通过重读这篇经典讲话,并深入了解其背景情况,永远不忘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宗旨、责任和使命。
(五)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
鲁迅艺术学院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培养抗战文艺干部和文艺工作者而创办的一所综合性文学艺术学校,1940年后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成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文艺人才,创作了歌剧《白毛女》、歌曲《南泥湾》《黄河大合唱》等众多经典文艺作品,汇聚起四万万中国人众志成城的精神力量,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在现场倾听了刘杰老师的《一次决定中国命运的会议》专题授课,结合参观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会址——延安桥儿沟天主堂,大家更加深刻领悟到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这次会议的重要性。
(六)凤凰山革命旧址
凤凰山革命旧址在延安市凤凰山脚下。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今吴起县),又经瓦窑堡(今子长县)、保安(今志丹县),于1937年1月来到延安,就住在这里领导中国革命,是中共中央1937年1月13日到达延安后的第一个驻地。大家认真倾听讲解员讲解当年的抗战故事,并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的旧居和红军总部作战研究室等旧址。
(七)宝塔山
“巍巍宝塔山,滔滔延河水”,宝塔山是中国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标志和象征。宝塔山上风景怡人,可鸟瞰延安整个城区,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物、革命旧址为一体。崔苗老师在宝塔下,为大家讲授了《追寻爱国青年足迹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专题课,听了授课后,大家了解到抗战时期从全国各地奔赴延安的知识分子达4万余人,是一道独特风景线,众多有志青年来到延安,经过严格学习培训后开赴前线,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杰出贡献。
(八)梁家河村
走进梁家河村,大家深刻感受了习近平当年在梁家河的知青岁月。当年十五六岁的习近平,来到梁家河大队,开始了他艰苦却受益终生的插队岁月——住窑洞、睡土炕,忍耐跳蚤叮咬,与村民同吃同住,打坝挑粪、修公路、建沼气,在这里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整整7年时间。王小丽老师在玉米地里搭的简易遮阳棚里为我们上课,讲述了习近平在梁家河村插队当知青时的奋斗故事;讲解员带着大家参观了村史馆,走进了知青们当年住的窑洞,激励着大家在新时代更应该担当重任、奋进有为。
(九)杨家岭革命旧址
(十)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
陕甘宁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惟一不处于敌后的最坚固的革命根据地,是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所在地,是八路军、新四军及一切人民抗日武装的总后方,也是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指导中心和培养干部的主要基地和爱国进步人士向往的圣地,为夺取抗战胜利和国家政权作出了巨大贡献。讲解员的生动解说了纪念馆内陈列,瞻仰了革命文物资料,深刻了解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精神和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光辉历程,对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坚定信念肃然起敬。大家表示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们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务实的工作作风,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十一)西北局革命纪念馆
中共中央西北局革命纪念馆位于南桥西侧山腰,是展示延安时期党的光辉历史,特别是西北局领导陕甘宁边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党的建设以及军事斗争的重要场馆。1941年5月13日,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与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合并成立中共中央西北局,是中共中央在西北地区的代表机关,全面领导党在西北地区解放区和国统区的各项工作,领导陕甘宁边区和陕西省委、伊盟工委党组织在党的建设、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军事建设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绩。通过此次参观学习,大家深刻认识到老一辈革命家为了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政治情怀,更加认识到现在和谐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决心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争当新时代合格党员。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在延安的十三年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由小变大、由弱到强,他们就像沉沉夜空中明亮的北斗,指引着中国革命胜利的航向。在这次培训中,全体学员重温党史、感悟初心,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也使党史学习教育更加生动鲜活,入脑入心。
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学习培训收获满满,不仅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是一次信念的充电。“一次延安行,一世延安情”。大家将以延安之行所获所感为动力,在理想信念上更加坚定,在工作作风上更加干练,对标“延安精神”学以致用,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提升业务本领,让“延安精神”在福州市政务服务中心生根发芽,为进一步擦亮“福州窗”贡献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